兜兰属简介
兜兰属(学名:Paphiopedilum Pfitzer)地生、半附生或附生草本兰花,全属约80种,我国产27种。分布于中国西南部至东南亚,尼泊尔、印度南部、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生于热带、亚热带中海拔雨林的林下、腐叶土层深厚的地上、腐叶覆盖的岩石上或附生于树干及岩石上。
中文 | 兜兰属 | 拼音 | dōu lán shǔ |
学名 | Paphiopedilum Pfitzer | 保护 | 未知 |
生态 | 地生、半附生或附生兰 | 用途 | 观赏 |
科 | 兰科 | 品种 | 约80种 |
说明:该表由兰花百科网编辑整理!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http://www.lhbkw.com/keshu/16738.html
形态特征
株: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http://www.lhbkw.com/keshu/16738.html
根:肉质。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http://www.lhbkw.com/keshu/16738.html
茎:无假鳞茎,茎短而簇生,大多数为根状茎不明显。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http://www.lhbkw.com/keshu/16738.html
叶:叶基生,数枚至多枚,二列,对折;叶片带形、狭长圆形或狭椭圆形,两面绿色或上面有深浅绿色方格斑块或不规则斑纹,背面有时有淡红紫色斑点或浓密至完全淡紫红色,基部叶鞘互相套叠。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http://www.lhbkw.com/keshu/16738.html
花:花葶从叶丛中长出,长或短,具单花或较少有数花或多花;花苞片非叶状;子房顶端常收狭成喙状;花大而艳丽,有种种色泽;中萼片一般较大,常直立,边缘有时向后卷;2枚侧萼片通常完全合生成合萼片,先端不裂或稍具小齿。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http://www.lhbkw.com/keshu/16738.html
花瓣形状变化较大,匙形、长圆形至带形,向两侧伸展或下垂;唇瓣深囊状,球形、椭圆形至倒盔状,基部有宽阔而具内弯边缘的柄或较少无柄,囊口常较宽大,口的两侧常有直立而呈耳状并多少有内折的侧裂片,较少无耳或整个边缘内折,囊内一般有毛;蕊柱短,常下弯,具2枚侧生的能育雄蕊、1枚位于上方的退化雄蕊和1个位于下方的柱头;花药2室,具很短的花丝;花粉粉质或带粘性,但不粘合成花粉团块;退化雄蕊扁平;柱头肥厚,下弯,柱头面有乳突并有不明显的3裂。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http://www.lhbkw.com/keshu/16738.html
果: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http://www.lhbkw.com/keshu/16738.html
兜兰属分布
产地: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http://www.lhbkw.com/keshu/16738.html
分布:中国西南部至东南亚,尼泊尔、印度南部、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http://www.lhbkw.com/keshu/16738.html
海拔: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http://www.lhbkw.com/keshu/16738.html
生境:生于热带、亚热带中海拔雨林的林下、腐叶土层深厚的地上、腐叶覆盖的岩石上或附生于树干及岩石上。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http://www.lhbkw.com/keshu/16738.html
兜兰属栽培
申明:栽培方法来自网络,由兰花百科网编辑:“Monk”整理发布仅供参考!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http://www.lhbkw.com/keshu/16738.html
兜兰属品种
兜兰属图片
版权:《兜兰属Paphiopedilum》由“兰·花·百·科·网[www.l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谢谢...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http://www.lhbkw.com/keshu/167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