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吊兰简介
倒吊兰(学名:Erythrorchis altissima (Bl.) Bl.)别名:蔓茎山珊瑚、高山珊瑚,倒吊兰属,腐生兰花品种。产于台湾;分布于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生于海拔500米以下竹林或阔叶林下,攀援于树木或石上。
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中文 | 倒吊兰 | 拼音 | tái wān fù lán |
学名 | Erythrorchis altissima (Bl.) Bl. | 保护 | 易危(VU) |
生态 | 附生兰 | 用途 | 观赏 |
科 | 兰科 | 属类 | 倒吊兰属 |
说明:该表由兰花百科网编辑整理!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形态特征
株: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根: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茎:茎圆柱状,较长,具多分枝,弯曲或旋转,长达数米或更长,红褐色或绿褐色,节常多少膨大,节上具鳞片。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叶: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花:花序大型,多分枝,分枝长5-15厘米或更长,有时侧生的总状花序又具分枝;花序轴较纤细,无毛;花苞片近三角形,长2-3毫米,无毛,宿存;花梗和子房长约8毫米,无毛;花白黄花或淡黄色,略具褐斑,不甚张开;萼片近长圆形,长1.2-1.5厘米,宽3-5毫米,无毛。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花瓣长圆形,略比萼片短而窄;唇瓣稍带褐色,近倒卵形,凹陷,长约1厘米,顶端略有3裂,中央具1条纵脊从基部延伸至中部(长约5毫米);纵脊末端略呈叉状,纵脊上方有一具毛的肉质胼胝体,沿纵脊两侧有许多具乳突的横条纹,与纵脊垂直;蕊柱长6-7毫米。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果:果实长圆筒状,长13-22厘米,宽5-10毫米,淡红色,表面光滑。种子周围有宽翅,连翅宽不足1毫米,翅在一侧有裂隙。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花期
花期4-5月,果期8月。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保护级别
国家保护:Ⅱ级。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CITES:CITES附录II。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IUCN:易危(VU)。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倒吊兰生态
产地:台湾(苗栗、宜兰、屏东)和海南南部(三亚)。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分布:印度东北部、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海拔:500米以下。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生境:竹林或阔叶林下,攀援于树木或石上。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申明:栽培方法来自网络,由兰花百科网编辑:“Monk”整理发布仅供参考!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作用功效
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倒吊兰图片
版权:《台湾馥兰Phreatia taiwaniana》由“兰·花·百·科·网[www.l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谢谢...文章源自兰花百科网 心中理想-http://www.lhbkw.com/daquan/188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