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裂沼兰简介
深裂沼兰(学名:Malaxis purpurea (Lindl.) Kuntze)沼兰属,地生生草本兰花品种。产于广西、四川、云南,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越南、老挝、泰国、菲律宾;生长于海拔450-1600米林下或灌丛中阴湿处。
中文 | 深裂沼兰 | 拼音 | shēn liè zhǎo lán |
学名 | Malaxis purpurea (Lindl.) Kuntze | 保护 | CITES附录II |
生态 | 地生兰 | 用途 | 观赏 |
科 | 兰科 | 属类 | 沼兰属 |
说明:该表由兰花百科网编辑整理!
形态特征
茎:肉质茎圆柱形,长2-4 (-15)厘米,直径5-7毫米,具数节,包藏于叶鞘之内。
叶:叶通常3-4枚,斜卵形或长圆形,长8-16.5厘米,宽3-5.8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尾状渐尖,基部收狭成柄;叶柄鞘状,长3-4厘米,下半部抱茎。
花:花葶直立,长15-25厘米,近无翅;总状花序长7-15厘米,具10-30朵或更多的花;花苞片披针形,长3-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6-10(-12)毫米,其中花梗占1/2;花红色或偶见浅黄色,直径8-10毫米;中萼片近长圆形,长4.5-6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侧萼片宽长圆形或宽卵状长圆形,长3-4.5毫米,宽2-2.5毫米,先端钝或急尖。
花瓣狭线形,长4-5.5毫米,宽0.6-0.9毫米;唇瓣位于上方,整个轮廓近卵状矩圆形,由前部和一对向后伸展的耳组成,全长6-8毫米;前部通常在中部两侧骤然收狭而多少呈肩状,中央有1个凹槽,上面偶见稀疏的腺毛,先端2深裂,裂口深1.5-2.5毫米;耳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度约占唇瓣全长的1/2-2/5; 蕊柱粗短,长约1毫米。
花期
花期6-7月。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
CITES:Ⅱ;
IUCN:NT。
深裂沼兰生态
产地:广西西南部(防城)、四川西部(都江堰、峨眉山)和云南西南部至南部(腾冲、思茅、勐海)。
分布:斯里兰卡、印度、越南、老挝、泰国、菲律宾。
海拔:450-1600米。
生境:林下或灌丛中阴湿处。
深裂沼兰栽培
通常用腐叶土、粗泥炭土加少量粗河沙配成培养土盆栽,栽种时盆底部填充一层颗粒状排水物,或用细粒的树皮、风化火山岩等盆栽。根际要求排水和透气良好。生长时期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和肥料;遮阳量约70%;较高空气湿度和良好的通风。秋季逐渐减少浇水,停止施肥,适当增强光照,促进植株生长成熟。落叶种类秋末后,叶片脱落,开始进入休眠。休眠期间保持盆栽基质微潮。在5-10℃的环境中越冬。
中温温室栽培,部分品种可以盆栽。
申明:栽培方法来自网络,由兰花百科网编辑:“Monk”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作用功效
深裂沼兰图片
版权:《深裂沼兰Malaxis purpurea (Lindl.) Kuntze》由“兰·花·百·科·网[www.l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