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萼沼兰简介
卵萼沼兰(学名:Malaxis ovalisepala (J. J. Smith) Seidenf.)沼兰属,地生草本兰花品种。产云南南部,分布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生长于海拔约600米山坡阴处。
中文 | 卵萼沼兰 | 拼音 | luǎn è zhǎo lán |
学名 | Malaxis ovalisepala (J. J. Smith) Seidenf. | 保护 | CITES附录II |
生态 | 地生兰 | 用途 | 观赏 |
科 | 兰科 | 属类 | 沼兰属 |
说明:该表由兰花百科网编辑整理!
形态特征
茎:茎圆柱形,长1-2厘米;
叶:叶2-4枚,斜卵形或椭圆形,长2-6.5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叶柄鞘状,长约2厘米;
花:花葶直立,长8-12厘米,多少有纵棱;总状花序长2.5-6厘米,疏生7-8朵花;花苞片披针形,反折,长3-4毫米;花梗和子房长3-4毫米;花淡绿色至黄色,直径4-5毫米;中萼片狭长圆形至近长圆形,长3-3.5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钝,两侧边缘常外卷;侧萼片卵状椭圆形,稍斜歪,长2.5-3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两侧边缘外卷;
花瓣狭线形,长3-3.5毫米,宽约0.4毫米,先端钝;唇瓣位于上方,整个轮廓近宽倒卵形或宽长圆形,由前部和一对向后方延伸的耳组成,全长约5毫米;前部宽约3.5毫米,中央有凹槽,先端多少3裂并在中裂片两侧各具1-2枚齿,或者不为3裂而有数枚不规则的齿;若有中裂片则中裂片先端2裂,小裂片卵状披针形至新月形,变化较大;耳卵状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约占唇瓣全长的1/2;蕊柱粗短,长约1毫米。
花期
花期6月。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
CITES:Ⅱ;
IUCN:NT。
卵萼沼兰生态
产地:云南南部;
分布: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海拔:600米;
生境:山坡阴处。
卵萼沼兰栽培
通常用腐叶土、粗泥炭土加少量粗河沙配成培养土盆栽,栽种时盆底部填充一层颗粒状排水物,或用细粒的树皮、风化火山岩等盆栽。根际要求排水和透气良好。生长时期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和肥料;遮阳量约70%;较高空气湿度和良好的通风。秋季逐渐减少浇水,停止施肥,适当增强光照,促进植株生长成熟。落叶种类秋末后,叶片脱落,开始进入休眠。休眠期间保持盆栽基质微潮。在5-10℃的环境中越冬。
中温温室栽培,部分品种可以盆栽。
申明:栽培方法来自网络,由兰花百科网编辑:“Monk”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作用功效
卵萼沼兰图片
版权:《卵萼沼兰Malaxis ovalisepala (J. J. Smith) Seidenf.》由“兰·花·百·科·网[www.l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