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槽舌兰简介
中华槽舌兰(学名:Holcoglossum sinicum Christenson)槽舌兰属,附生兰花品种。产于福建、湖北、四川、云南,生于海拔1200-20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
中文 | 中华槽舌兰 | 拼音 | zhōng huá cáo shé lán |
学名 | Holcoglossum sinicum Christenson | 保护 | CITES附录II |
生态 | 附生兰 | 用途 | 观赏 |
科 | 兰科 | 属类 | 槽舌兰属 |
形态特征
株:下垂。
茎:非常短。
叶:数枚叶,近基生;叶片近圆柱状,10-20厘米×约2毫米,肉质,锐尖。
花:花序非常短,1-3花;花苞片卵形,约2毫米。花大开,白色,唇部胼胝体黄色。背面萼片椭圆形,约9×4毫米,钝;侧面萼片稍斜,近椭圆形,约10×5毫米,钝。
花瓣类似于萼片背侧,约8×4毫米,钝;唇距,3裂;侧裂片直立,卵形三角形,约2毫米宽,基部下延和贴生于柱脚,先端钝;中裂片近菱形,约7毫米宽,具基部愈伤组织,边缘全缘,先端圆形;距狭圆锥形,约8毫米。柱直立,约3毫米,脚约2毫米;柄线形,渐狭;粘性不规则方形,宽于柄。
果: 蒴果圆柱形,长1.3厘米,粗3毫米,具6条肋。
花期
花期5月,果期6-8月。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
CITES:Ⅱ
IUCN:EN
中华槽舌兰生态
产地:云南西部(漾濞)。
分布:
海拔:2700-3200米。
生境:山地林中树干上。
中华槽舌兰栽培
槽舌兰属适合中温或高温环境栽培。喜充足的阳光,用蛇木屑、树皮块、风化火山岩、木炭等栽种在多孔的盆中,盆宜小;也可以绑缚栽种在树蕨板或带皮的木段上。全年均需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生长旺盛时期每1-2周施用1次液体复合肥料。
冬季若温度低,需保持盆栽基质微干,防止过分潮湿。冬季停止施肥,适当增加光照。
作用功效
中华槽舌兰图片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