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叶玉凤花简介
粉叶玉凤花(学名:Habenaria glaucifolia Bureau & Franch.)玉凤花属,地生兰花品种。产于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于海拔2000-43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下或草地上。
中文 | 粉叶玉凤花 | 拼音 | fěn yè yù fèng huā |
学名 | Habenaria glaucifolia Bureau & Franch. | 保护 | CITES附录II |
生态 | 地生兰 | 用途 | 观赏/药材 |
科 | 兰科 | 属类 | 玉凤花属 |
形态特征
株:高达50厘米;块茎肉质,长圆形或卵形,长1.5-3厘米,直径1-1.5厘米。
茎:块茎长圆形或卵形;茎被柔毛。
叶:具2枚近对生的叶,肥厚,近圆形或卵圆形,长3.5-4.6厘米,上面粉绿色,下面带灰白色,先端骤短尖或近渐尖,基部钝圆,抱茎,上面5-7脉绿色。
花:总状花序具3-10余朵花,长5-20厘米,花序轴被短柔毛;花苞片直立伸展,披针形或卵形,先端渐尖,较子房短;子房圆柱形,扭转,被短柔毛,连花梗长2.5-3厘米;花较大,白色或白绿色;中萼片卵形或长圆形,直立,凹陷呈舟状,长10-13毫米,宽6-7毫米,先端钝,具5脉,与花瓣靠合呈兜状;侧萼片反折,斜卵形或长圆形,长11-14毫米,宽7-7.5毫米,先端急尖,具5脉。
花瓣直立,2深裂,上裂片与中萼片近等长,宽达6毫米,匙状长圆形,先端钝,具3脉,边缘具缘毛;下裂片较上裂片小多,线状披针形,长3-5毫米,宽1-1.5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钝,边缘无缘毛;唇瓣反折,较萼片长多,基部具短爪,基部之上3深裂;侧裂片叉开,线状披针形,向先端渐狭,长达2.5厘米,前部拳卷状,先端渐尖;中裂片线形,直的,长约1.2厘米,先端钝,较侧裂片稍宽;距下垂,长2.5-3厘米,细圆筒状在近末端稍膨大增粗,近棒状,末端稍钝,与子房近等长;药隔极宽;柱头的突起长,披针形,伸出,并行。
花期
7-8月。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Ⅱ级)
CITES:Ⅱ
IUCN:LC
粉叶玉凤花生态
产地: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西部、贵州、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西藏东南部。
分布:
海拔:2000-4300米。
生境:山坡林下、灌丛下或草地上。
粉叶玉凤花栽培
基质:盆栽基质可用腐殖土、苔藓或泥炭土,盆栽方法可以参照鹤顶兰和墨兰的作法。
光照:栽培中注意遮阳,开花时可光照稍强些。
肥料:旺盛生长时期,需充足的水分和肥料供应,并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
温度:热带种类,应在高温温室栽培,休眠期最低温度不应低于15℃;生长时期最低温度不应低于18℃。
繁殖:分株。
玉凤花属适应于低温、中温或高温环境栽培。不同种原产地纬度和海拔高度不同,要求栽培环境不同。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种类开花之后不久会进入休眠期。休眠期间,保持盆土较干燥,并在低温处越冬。春季新芽和新根开始萌发时,方能逐渐增加盆栽基质的湿度,开始浇水。
作用功效
藏药西介拉巴:块茎治阳痿《中国藏药》。
粉叶玉凤花图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