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斑叶兰简介
卧龙斑叶兰(学名:Goodyera wolongensis K.Y.Lang)斑叶兰属,地生类兰花品种。产于四川,生长于海拔2700米的冷杉林下湿处。
中文 | 卧龙斑叶兰 | 拼音 | wò lóng bān yè lán |
学名 | Goodyera wolongensis K.Y.Lang | 保护 | CITES附录II |
生态 | 地生兰 | 用途 | 观赏 |
科 | 兰科 | 属类 | 斑叶兰属 |
形态特征
株:高15-18厘米。
茎: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具节;茎直立,绿色。
叶:具3-4枚叶,叶片卵形,长1.5-2厘米,宽1-1.5厘米,上面绿色,无白色斑纹,先端急尖,基部圆形,骤狭成柄;叶柄长4-8毫米,下部扩大成抱茎的鞘。
花:总状花序具12-18朵花;花苞片披针形,背面被短柔毛,较子房长;子房纺锤形,绿色,被短柔毛,连花梗长3-4毫米;花小,白色,半张开;萼片先端稍钝,具1脉,背面被短柔毛,中萼片卵形,长3毫米,宽2毫米,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斜椭圆形,长3.5毫米,宽1.5毫米.
花瓣近卵形,较中萼片短,具1脉,无毛;唇瓣半球形、帽状,前部短而钝,后部长,凹陷,囊状,内面无毛,中部具3条脊状隆起;蕊柱长2-2.5毫米;花药卵形;蕊喙直立,2裂;柱头1,椭圆形,位于蕊喙之下。
花期
8月。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Ⅱ
CITES:Ⅱ
IUCN:VU
卧龙斑叶兰生态
产地:四川(汶川)。
分布:
海拔:2700米。
生境:杉林下湿处。
卧龙斑叶兰栽培
低温或中温环境栽培,少数热带种喜欢较高的栽培温度。温带或亚热带种类在长江流域室外林下水沟边或北方低温温室栽培,生长良好。
斑叶兰属要求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喜欢潮湿、荫蔽的环境。盆栽基质可用腐殖土4份、沙1份混合而成;也可以用泥炭土、沙、腐殖土配制,用中、小浅盆栽植。盆下部1/4-1/3的部分填充颗粒状排水物,以防止根部通气和排水不良。
栽植好的植株可以放在温室或荫棚的水池边,以保持植株周围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旺盛生长时期每1-2周施用一次0.1%-0.2%的液体复合肥。冬季低温,减少浇水,保持盆土微潮。
斑叶兰属年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应注意防止蜗牛和蛞蝓的危害。不宜随意移放在日照过强的地方,防止灼伤叶片。
作用功效
卧龙斑叶兰图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