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地宝兰简介
美丽地宝兰(学名:Geodorum pulchellum Ridl.)地宝兰属,地生草本。产中国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分布于泰国、越南;生于海拔400-1400米草地上。
中文 | 美丽地宝兰 | 拼音 | měi lì dì bǎo lán |
学名 | Geodorum pulchellum Ridl. | 保护 | CITES附录II |
生态 | 地生兰 | 用途 | 观赏 |
科 | 兰科 | 属类 | 地宝兰属 |
形态特征
茎:假鳞茎块茎状,直径约1.5厘米,被有残存的叶鞘纤维,疏生肥厚的白色根。
叶:叶通常2枚,在花期未完全长成,大部包藏于叶鞘之中。
花:花葶从叶鞘中发出,长6-7厘米,有3枚长约2厘米的圆筒状鞘;总状花序俯垂,具10余朵花;花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长6-7毫米,宽2-3毫米;花梗和子房长6-8毫米;花白色,直径约1厘米;中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9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或急尖;侧萼片椭圆状长圆形,长9-10毫米,略斜歪,先端常多少扭转。
花瓣近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8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渐尖并稍扭转;唇瓣近卵形,长6-7毫米,宽约4毫米,近中部处缩陷,上部有3-5条粗厚的纵脊,略呈不规则的鸡冠状,边缘多少皱波状,近基部处凹陷并延伸为圆锥形的囊,囊长不及1毫米;蕊柱长3-3.5毫米,基部有短的蕊柱足。
果:
花期
4-5月。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Ⅱ级)
CITES:Ⅱ
IUCN:LC
美丽地宝兰生态
产地: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丽江、思茅、屏边)。
分布:泰国、越南。
海拔:400-1400米。
生境:草地上。
美丽地宝兰栽培
中温温室栽培,生长适温16℃~26℃,易栽培,喜中等光照或全光照。
亚热带种类在长江流域室外林下溪水边或北方低温温室栽培,生长良好。要求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喜欢潮湿、阴蔽的环境。可用腐殖土或泥炭土盆栽,盆下部1/4-1/3的部分填充颗粒状排水物,以防止根部通气和排水不良。亦可以用较细颗粒的基质盆栽。
春季假鳞茎开始萌发新芽和新根时,逐步增加浇水量。旺盛生长时期保持有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遮阳量50%-70%;每2周左右施用1次0.1%-0.2%的液体复合肥。秋季植株生长成熟,可逐渐减少浇水,停止施肥。
冬季叶片枯黃后,及时将其清除掉。冬季温度低,蒸发量小,应减少浇水,保持盆土微潮,保证假鳞茎不萎缩。
作用功效
美丽地宝兰图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