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唇盆距兰简介
小唇盆距兰(学名:Gastrochilus pseudodistichus (King et Pantl. ) Schltr.)盆距兰属,附生兰花。产中国云南东南部经南部至西部,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生于海拔1300-15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匍匐于灌丛枝干上。
中文 | 小唇盆距兰 | 拼音 | xiǎo chún pén jù lán |
学名 | Gastrochilus pseudodistichus (King et Pantl. ) Schltr. | 保护 | CITES附录II |
生态 | 附生兰 | 用途 | 观赏 |
科 | 兰科 | 属类 | 盆距兰属·蔓茎组 |
形态特征
茎:茎下垂或匍匐,细长,达28厘米,粗约2毫米,有时分枝,节间长6-7毫米。
叶:叶绿色带紫红色斑点,二列互生,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15-27毫米,宽约5-6毫米,先端急尖并且2-3小裂呈短芒状,中央1条较长。
花:伞形花序具5-6朵花;花序柄绿色带紫红色斑点,长1-2厘米,上端扩大,基部常被2枚鞘;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1-2毫米,先端急尖;花梗黄绿色连同绿色子房长约1厘米;萼片和花瓣黄色带紫红色斑点;萼片近相等大,倒披针状长圆形,长约3.5毫米,宽1.8毫米,先端钝,具1条脉。
花瓣近倒卵形,比萼片稍小,先端钝,具1条脉;前唇黄色带紫红色,近半圆形,厚肉质,凹的,比后唇狭,宽约2毫米,先端钝,全缘,上面光滑无毛;后唇兜状,淡黄色带紫红色斑点,长3毫米,宽4毫米,上端具与前唇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截平状口缘;蕊柱长约2毫米;药帽前端收狭为翘起的喙状尖头。
花期
6月。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Ⅱ级)
CITES:Ⅱ
IUCN:NT
小唇盆距兰生态
产地:云南东南部经南部至西部(屏边、麻栗坡、勐海、腾冲)。
分布: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
海拔:1300-1500米。
生境:山地林缘树干上。
小唇盆距兰栽培
大多数种类中温环境栽培。
喜半阴或明亮阳光;因没有假鳞茎,不耐干旱,生长时期需充足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可以绑缚栽植于树蕨板、蕨干或带皮的木段上,或用树皮、木炭、风化火山岩等排水和透气良好的颗粒状基质栽植于吊篮和多孔的花盆中。春季开始生长以后,要给予温暖、半阴和湿润的环境。增加浇水的次数,提高温室内空气湿度;每1-2周施液体复合肥一次。冬季减少浇水量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并增加光照。在温暖的上午可以喷雾,使植株和基质不会过分干燥。
作用功效
小唇盆距兰图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