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火烧兰简介
台湾火烧兰(学名:Epipactis ohwii Fukuy.)火烧兰属,地生兰科植物。产于中国台湾,生于海拔2400-2500米的疏林下。
中文 | 台湾火烧兰 | 拼音 | tái wān huǒ shāo lán |
学名 | Epipactis ohwii Fukuy. | 保护 | CITES附录II |
生态 | 附生兰 | 用途 | 观赏 |
科 | 兰科 | 属类 | 火烧兰属 |
形态特征
型:高40-60厘米,浅绿色。
茎:茎基部具2-3枚鳞片状鞘。
叶:3-4枚叶,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5-7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急尖。
花:总状花序顶生,长7-11厘米,具10朵或更多花;花苞片披针形,下部苞片与花近等长或稍长,往上逐渐变短而窄;花下垂,稍张开,绿色;中萼片椭圆形,长约8毫米,宽约4.5毫米,先端近急尖;侧萼片长圆状椭圆形,与中萼片近等长,稍宽。
花瓣卵状长椭圆形,略歪斜,先端锐尖;唇瓣长约7毫米,浅绿色;下唇兜状,半球形,肉质,长约4.2毫米;上唇宽卵形,长约2.8毫米,宽近3.3毫米,先端急尖,上面具2枚肉质的突起;蕊柱长3毫米;花药长椭圆形,长近2.6毫米。
花期
7-8月。
台湾火烧兰生态
分布:台湾(南湖大山、中央尖山)。
海拔:2400-2500米。
生境:疏林下。
台湾火烧兰栽培
通常栽种在岩石园或园林中小花坛中。
基质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土壤含有盐分并潮湿,尤其在生长季节;全光照或半阴;耐寒冷,全年保持湿润。春季分株繁殖。
同属品种
台湾火烧兰图片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