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杓兰简介
小花杓兰(学名:Cypripedium micranthum Frarch.)杓兰属,地生兰花类。产于中国四川和云南,生于海拔2000-2500米的林下腐质土壤中。小花杓兰有栽培,具较高的园艺价值。
中文 | 小花杓兰 | 拼音 | xiǎo huā sháo lán |
学名 | Cypripedium micranthum Frarch. | 保护 | CITES附录II |
生态 | 地生兰 | 用途 | 观赏 |
科 | 兰科 | 属类 | 杓兰属 |
形态特征
形:小型兰花,株高8-10厘米。
根:具细长而横走的根状茎,直径1.5-2.5毫米。
茎:直立,在根状茎上间隔14厘米,长2-6厘米,被两个急性鞘覆盖。
叶:叶近对生,散布,在基部上平展,倒卵形椭圆形或椭圆形,短尖状,长3.3-9厘米,宽2-6.5厘米,绿色,无毛。
花:花序顶生,直立,具1花;花小,淡绿色,萼片与花瓣有黑紫色斑点与短条纹,唇瓣有黑紫色长条纹,但囊口周围白色并有淡紫红色斑点;花梗2-3.5厘米长,密被绒毛;花梗3-5厘米长,密被带红色的短柔毛,伸长。子房0.5-0.6厘米长,密被红锈色长柔毛;中萼片卵形,凹陷,长1.4-1.7厘米,宽0.9-1.1厘米,先端急尖或具短尖,背面密被紫色长柔毛。合萼片椭圆形,长1.1-1.4厘米,宽0.7-0.8厘米,先端略2浅裂,背面亦密被长柔毛。
花瓣卵状椭圆形,长1.3-1.4厘米,宽5-8毫米,先端急尖,无毛或末端略有毛;唇瓣囊状,近椭圆形,明显的腹背压扁,长约1厘米,囊前方有乳头状突起;退化雄蕊宽椭圆形或近四方形,长约3毫米,基部略有耳。
花期
花期5-7月。
小花杓兰生态
产于:中国四川东北部至西南部,以及云南东北部。
海拔:2000-2500米。
生境:林下腐质土壤中。
小花杓兰栽培
杓兰属品种繁多,不同的品种栽培方法各异,兰花百科网提供的无苞杓兰栽培方法,只作为建议不作为依据。
基质可采用山泥或腐叶土,强酸环境并充分通气;根状茎栽植深度15-20厘米,根系应均匀水平散布在土壤中。植株开花后,叶片开始变黄、逐渐枯萎时,应减少浇水,降低温度。
喜中等、散光照射环境;10天施1次通用型肥料或开花肥,可交替施用,花后以氮肥为主,促其地下茎生长。繁殖采用分株法,可于早春进行。
生长适温12℃-18℃,白天最好不要超过25℃,在生长期,夜温低于10℃对其影响不大。
小花杓兰图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