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杓兰简介
丽江杓兰(学名:Cypripedium lichiangense S.C.Chen & P.J.Cribb)杓兰属,地生兰花类。产于中国四川、云南;在缅甸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600-3500米灌木丛和开阔的树林中。丽江杓兰具栽培,具较高的园艺观赏价值;国家一级保护兰科植物,濒危兰花品种。
中文 | 丽江杓兰 | 拼音 | lì jiāng sháo lán |
学名 | Cypripedium lichiangense | 保护 | 濒危(EN) |
生态 | 地生兰 | 用途 | 观赏 |
科 | 兰科 | 属类 | 杓兰属 |
形态特征
根:具粗壮的爬行根状茎,有许多长根,直径1.5-2毫米。
茎:直立,短,长3-7厘米,被两个管状鞘覆盖,在先端具叶状。
叶:叶光滑,贴生于基部,卵形,倒卵形或近圆形,长8.5-19厘米,宽7-16厘米,深绿色,有黑色斑点,有时带紫色边缘。
花:花序顶生,具1花;花甚美丽,较大;萼片暗黄色而有浓密的红肝色斑点或完全红肝色,花瓣与唇瓣暗黄色而有略疏的红肝色斑点;花瓣斜长圆形,内弯而围抱唇瓣,长4-6.5厘米,宽1.4-2.1厘米,先端急尖,背面上侧有短柔毛,边缘有缘毛;唇瓣深囊状,近椭圆形,腹背压扁。
花期
期5-7月。
丽江杓兰生态
产于: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缅甸。
海拔:2600-3500米。
生境:灌木丛和开阔的树林中。
丽江杓兰栽培
丽江杓兰对环境变化敏感,只能在特定海拔、土壤、遮阴率等条件下生长。
基质可采用山泥或腐叶土,强酸环境并充分通气;根状茎栽植深度15-20厘米,根系应均匀水平散布在土壤中。植株开花后,叶片开始变黄、逐渐枯萎时,应减少浇水,降低温度。
喜中等、散光照射环境;10天施1次通用型肥料或开花肥,可交替施用,花后以氮肥为主,促其地下茎生长。繁殖采用分株法,可于早春进行。
生长适温12℃-18℃,白天最好不要超过25℃,在生长期,夜温低于10℃对其影响不大。兰花百科网提供的无苞杓兰栽培方法,只作为建议不作为依据。
丽江杓兰图片

评论